在电视剧《潜伏》中,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是一个关键角色,且历史上确有其人。现实中的吴敬中曾担任军统临澧特训班的情报教官,也曾在西北区区长、东北区区长、以及第八战区长官部调查室主任等多个职务上任职。天津是他最后的驻地,他的历史轨迹似乎在天津解放前迎来了终结。
在天津解放前,吴敬中成功脱身,避免了与老同事沈醉、文强等人在功德林的重逢。这段历史让人不禁联想起“余则成”的历史原型,虽然剧中没有明确交代余则成的最终命运,但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。在笔者手中的《解密“余则成”们的潜伏档案》一书中,详细记载了钱壮飞、胡底、唐生明、谢和庚、赵荣生、沈安娜、郭汝瑰、熊向晖等潜伏者的英勇事迹。
沈安娜是蒋介石的重要会议速记员,电视剧《风筝》中,郑耀先为了保护她,甚至不惜烧掉叛变的交通员。剧中的店小二许忠义,也有赵荣生的影子,赵荣生出身书香门第,因此许忠义字写得一手好字。赵荣生在汉口不顾禁令,私自向八路军运送了一百万发子弹和二十五万颗手榴弹,尽管许忠义没有他那样的手笔,但在潜伏工作中,许忠义同样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展开剩余78%关于沈安娜和赵荣生的事迹,以及他们如何处理那百万发子弹的故事,虽然历史复杂,暂且不谈,但可以看出,这一切都体现了抗战时期潜伏者的责任和牺牲精神。而这也引出了另一个话题:吴敬中在天津成功脱身后,基本消失在了谍报界,岛上的地下组织也因为叛徒的出卖而损失惨重。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:吴敬中的消失和“余则成”的牺牲,是否与某些特殊人物密切相关?
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,代号“密使一号”的吴石中将,是当时军衔最高的潜伏者之一。吴石在被捕前已经晋升为“参谋次长”,他送出的情报可谓是无数。而黄埔十七期生、吴石将军的随从参谋王强在《虎穴忠魂》一书中回忆称:“装有《台战区战略防御图》、《舟山群岛海防前线阵地图》等一系列关键情报的微缩胶卷,被送到中南海。当最高领导听说这些情报是由一位秘密女特派员从‘密使一号’那里取回时,顿时在红竖格信纸上写下了几行大字:‘惊涛拍孤岛,碧波映天晓。虎穴藏忠魂,曙光迎来早。’”
关于吴石将军的被捕和出卖,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。我们只知道,像吴石一样被捕并牺牲的,还有女特派员朱枫(谌之)、“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”陈宝仓中将、以及其他一些高层军事干部和情报人员,整条潜伏线几乎完全被摧毁。
值得注意的是,吴石将军并非吴敬中的历史原型,也并非“余则成”的原型。事实上,余则成在离开天津时只是一名中校,而吴石在抗战时期就已是“军政部”部长办公室的中将主任。因此,在解密资料中,吴石的背景与余则成有着显著差异。
回到《潜伏》,尽管电视剧并未详细展现吴敬中与余则成的最终命运,但通过史料分析,我们可以推测,余则成的牺牲几乎是注定的。几乎所有潜伏者在那个时期都没有太多幸存者。吴敬中与余则成在剧中的命运也反映了历史的严酷。吴敬中在历史上虽然逃脱了危险,但在特工界的消失,显然与叛徒的出卖密切相关,而余则成的暴露,最终也是不可避免的。
在剧中,余则成的暴露几乎是迟早的事情,一旦他暴露,吴敬中也势必难以脱身。剧中所描述的玉座金佛和宋朝夜明珠的交换,以及宋朝的夜明珠送给毛人凤,仅仅保住了吴敬中的生命,但留在情报部门已经不再可能。吴敬中在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时的特殊身份,也注定他不会完全得到毛人凤的信任,而小蒋也不希望有人知道他和吴敬中是同班同学。所以,余则成暴露后,吴敬中也必定会遭遇消失的命运。
余则成为何注定暴露?吴敬中曾经给出了一句评价:“你心重手不狠,不适合潜伏。”作为海归情报精英的吴敬中,曾在临澧特训班担任高级教官,并在中苏情报所担任科长,掌握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间谍技能。以他的犀利目光来看,余则成简直就是单向透明的,“心重手不狠”这一评价并非空穴来风。
事实上,余则成在处理穆晚秋一事时,已经显示出自己的软弱。当穆晚秋被送到延安后,并没有保持低调,反而在广播中公开发声,这一行为引起了吴敬中和李涯的警觉。穆晚秋作为余则成的一个“弱点”,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他,而吴敬中也因此意识到余则成的暴露几乎无法避免。
此外,穆晚秋的个性和生活方式也让她不适合从事卧底特工的工作。她喜欢奢侈生活、没有是非观念,与汉奸穆连成的关系也暴露了她的不忠。她与谢若林的关系错综复杂,最终导致了她的情感混乱。吴敬中早已识破了穆晚秋的弱点,而她的种种行为,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余则成的暴露。
综上所述,余则成的暴露和吴敬中的消失,实际上与他们身边的一些人的行为密切相关。穆晚秋的身份和她的行为,使得余则成的暴露变得几乎无法避免。最终,余则成的牺牲,便是这一切的必然结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